无情点赞机

比起《素媛》和《熔炉》,我更希望自媒体大V们看看这部电影

夏天喝咖啡:


“我们的报道将给读者带来直接的和难以估量的影响,对我而言,这种报道正是我们干这一行的原因。”




携程幼儿园的虐童案风波未定,红黄蓝事件就再一次洗礼了公众本就绷紧的神经。


事件涉及的细节已无需再做过多赘述,我相信大家已经从微博、公众号那里获得了大量的信息。


红黄蓝事件刚被曝出时,许多自媒体大V们都在文章中引用了《素媛》和《熔炉》中的内容,痛斥人性之恶,呼吁大家团结一致,勇于发声,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才让红黄蓝事件至今仍可以保持一个较高的公众关注度。


吸引公众的注意力,向责任方持续施压,这是媒体在面对社会不良事件时必须做的事情。


但是,这并不是媒体工作唯一的职责。


还有一件更艰难但同时也更重要的工作需要他们做,那就是挖掘真相


这也就是为什么,比起《素媛》和《熔炉》,我更希望媒体大V们能看看这部电影。


《聚焦》(Spotlight)



2016年,《聚焦》出乎意料地击败《荒野猎人》获得了第88届奥斯卡的最佳影片,被媒体称作“黑马”。许多人都没想到,这样一部叙述平实、几乎全程无爆点的“闷片”竟然能在一众提名大片里杀出重围。


《聚焦》改编自美国历史上的真人真事,讲述了《波士顿环球报》的“焦点”小组如何一步步揭露神职人员性侵儿童的丑闻,并最终动摇了整个天主教会的体系。


说白了,这就是一个“蚍蜉撼大树”的故事。


按理说这类题材应该很有爆点,儿童是全社会都关注的话题,这样一个故事要想讲得煽情很容易。


但《聚焦》偏偏不煽情,你在这部电影里最常见到的镜头,就是主人公们不停地聊天、开会、打电话,然后在纸上记啊记。


但正是因为它的克制,影片才得以完整且真实地呈现出媒体的工作状态。



记者们不是像特工片里那样每天卧底跟踪、躲避追杀,更不是像《五十度灰》那样转角遇到爱,问个稍微犀利点儿的问题就能引起霸道总裁注意,分分钟抱回家。


其实,记者更多时候需要面对的,是撬不开嘴的采访对象、真假难辨的信息源和形式繁琐的工作流程。


枯燥,才是媒体工作的主色调。


比如在《聚焦》中,记者麦克的工作是联系曾经起诉过教会性侵的律师米奇,让他提供更多信息。


不过这位米奇很难打交道。



他一直回避麦克,拒绝回应他的请求。


那麦克的对策是什么?


厚起脸皮来死缠烂打。


先是制造“偶遇”,假装在上班路上碰见。



然后“献殷勤”,主动地拍拍肩、开开门。



最后再态度坚决地提出要求,注意,麦克在这里用了一个命令性更强的祈使句,而非征求意见的疑问句。



别看麦克的招数不高级,这种需要低三下四的活儿还真不是没有新闻理想的人能做的。


再比如另一位记者萨夏,她负责采访当年被性侵过的受害人。


虽然这些受害人大多已经长大成人,但他们依然对童年的创伤采取回避的态度,稍有不慎就可能遭到被采访者的拒绝。


这种时候,你该如何引导受害人勇敢地讲出他们的故事?



除了应付采访对象,报道应该怎么写、写多深、什么时间发,这些细节上的事宜或许琐碎,却是记者们不得不谨慎回答的问题。


当聚焦小组终于拿到可以证明整个教区的主教在包庇性侵神父的关键材料时,负责人罗比却突然要求延迟发稿。


核心成员麦克对此极度不满,他认为证据已经拿到,报社必须立即行动。


但罗比认为,他们的工作不应只是揭发一个人,而是揭发整个体系。



如果不抢先发,就有可能被别的媒体抢去报道。


但如果发了,报道可能就会因为深度不够而无法引发更多人的关注,教会也可能声称这只是个案,以此搪塞过去。


在这件事上,新闻的新鲜度和深度,究竟哪一个更重要?


影片拍到这里也向所有媒体工作者抛出了一个问题:所谓的媒体的监督作用,究竟是靠什么来发挥的?


靠惊世骇俗的故事吗?那故事不够惊世骇俗怎么办?


靠声泪俱下的控诉吗?那情绪宣泄完了又该怎么办?


《聚焦》给出了一个冰冷的答案:靠赤裸裸的真相。


现在让我们再回到红黄蓝事件上来,为什么我希望媒体大V们能看看这部电影。


因为截止到现在,大部分的公众号和微博大V们仍在进行情绪的宣泄而非事实的挖掘。


他们痛斥虐童的禽兽、哭诉着救救孩子,他们说善良要有底线,说大家要团结,不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但是事情的真相究竟是怎样的?


红黄蓝究竟存不存在性侵?虐童具体涉及多少人?除了新天地那家还没有别的红黄蓝存在这样的问题?幼儿园里的人员资质是否齐全?


“叔叔医生”“爷爷医生”“光溜溜”“望远镜”……这些表达当然很容易调动读者的情绪,但谁是叔叔医生、爷爷医生?这些表达的出处是哪里?你查证了吗?这个出处可靠吗?


比起带领群众一同去愤怒、去骂人,这些问题才是此时此刻的媒体最应该回答的!


宣泄情绪是最容易的,但也是最容易被遗忘的。


在群情激奋时,媒体恰恰是最不能愤怒的那一个,因为他们需要保有理智和冷静来进一步透过表面看本质。


有人说,读者们不喜欢看那些更本质的报道。


有道理,但媒体存在的意义从来就不是为迎合大众的喜好而写作。


每一个媒体人都应该清楚,真相向来是不讨人喜欢的,你写的东西不仅会刺痛作恶之人,更有可能刺痛喜爱你的读者。


但也唯有痛了,才能记得久。


在整个2002年,《波士顿环球报》共发表了600篇有关教会性侵儿童的丑闻,社会关注度从波士顿蔓延到全国,甚至最终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红衣主教的辞职。



我无意指责公众号和大V在红黄蓝事件上的付出,但是时候前进了。


媒体工作者应该是为这个社会熬药的人。


不能只炖鸡汤。



评论

热度(1748)

  1. 共5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